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死穴” 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家居,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科幻电影中曾经描绘的“人机共存”时代,似乎离人类越来越近。然而,人工智能足够安全吗?4月20日,在2019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邬江兴、方滨兴和杨小牛,表达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的思考和隐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话网络安全。 25年前的今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就此拉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序幕,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迎来深刻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仍然记得当年的场景。他说,大家感到“欢新鼓舞”,各行各业都在倡导“互联网+”。但在发展伊始,网络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了现在的很多遗留问题。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邬江兴深以为然。但他也坦言,同步安全和发展,对于全人类而言都是挑战。如今,人工智能应用正像互联网一样进入日常生活,各行各业须及早考虑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否则就会重走当年的老路。“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会有副作用,必须在发展的初期来解决。”他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小牛,也有类似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又像互联网一样,刚开始不考虑它自身的安全,最后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相当大的风险?”他认为,将来,如何让算法更加安全、可靠,是一个突出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提出,人工智能的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其“死穴”。例如,一个被贴上几张小广告的停车标志牌,人看到标志牌会觉得毫无差别,但算法识别就会出现错误。 方滨兴介绍,这样的错误,与人工智能的内生原理有关。人工智能靠大量的数据和神经网络学习,人能够看到人工智能的处理结果,但神经网络中还有很多人看不到的隐含层。因此,几个小广告,甚至是像素点的改变,都会导致人工智能处理错误。 “现在要关注网络安全的新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新技术带来了许多传统安全领域没有的新问题、新现象,必须予以重视。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如果黑客通过网络攻击获得了控制权,自动驾驶汽车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采写:南都记者冯群星 蒋琳 作者:冯群星 蒋琳 |
友链
外链
进驻武汉48小时内,齐鲁医院医疗队编写了一本方言手册,还有音频 2020山东春晚丨宋小宝为山东春晚现场写对联,他的书法竟然这么好! 中国石油市值6年蒸发6万亿 湖南怀化一中学教师失踪16年骸骨被埋操场?家属:待鉴定 长庆油田全力攻坚“5000万”目标 考生必看,家长参考!省内外高校预估录取线全在这儿|持续更新 原油大跌基础油价格稳中下探 今日聚焦丨淄博5年前推出网上办证系统,为何至今仍无法使用? 中哈原油管道月度输量再创新高 55秒|硬核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山东企业“闷头干大事儿”互链
厦门农商银行落地首笔“厦门农信基金增信贷” “丝路海运”开启海合会国家多式联运通道 市领导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 凝聚部门合力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共商护航良策 • 虚假广告套路多别盲信思明法院发布三起案件 • 不少厦企为员工奉上开工礼激励大家铆足干劲 • 翔安区春节假期生产文旅两手抓交出增长成绩单 兴园社区:“科普+阅读”开辟青少年阅读新途径 • 2024厦门民企百强开始申报 厦门出台新政补贴会“算”的企业